軒轅宏邁針對新建園區弱電系統建設進行前期規劃,涵蓋機房工程、網絡工程、綜合布線、安防監控、門禁道閘、廣播會議系統六大核心子系統。規劃范圍包括園區內所有建筑物及公共區域,旨在構建安全、高效、智能的弱電基礎設施,滿足園區日常運營、管理及未來擴展需求。系統設計遵循前瞻性原則,預留技術升級空間,確保 5-8年內技術領先性。
系統規劃嚴格遵循可靠性、先進性、可擴展性 、安全性及經濟性五大原則。采用成熟穩定的技術架構,關鍵設備與鏈路冗余配置,保障7×24 小時不間斷運行。技術選型兼顧當前行業標準與未來發展趨勢,支持模塊化擴展。通過多層次安全防護機制,保障數據傳輸與存儲安全。在滿足功能需求前提下,優化資源配置,控制總體成本。
機房工程作為園區弱電系統核心樞紐,選址于園區中央建筑物一層,面積不小于120平方米。采用Tier 3標準設計,配置獨立供配電系統、精密空調、氣體滅火裝置及環境監控系統。機房區域劃分為服務器區、網絡設備區、配電區及操作區,采用防靜電地板(高度 ≥300mm)及上走線橋架。溫濕度控制范圍分別為22±2℃、45%-65%,供電系統配置UPS 不間斷電源,后備時間≥2小時,接地電阻≤1Ω。
網絡架構采用三層拓撲結構,核心層配置雙機冗余核心交換機,匯聚層按建筑物分區設置匯聚交換機,接入層覆蓋各樓層及公共區域。網絡類型包括辦公網、安防網、物聯網專用網三網隔離設計,其中辦公網帶寬≥10Gbps 主干,1Gbps到桌面;無線網絡采用802.11ax標準,AP點位覆蓋密度滿足每 50平方米1個,支持無縫漫游。網絡安全部署下一代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行為管理設備及網絡審計系統,出口帶寬配置≥1000Mbps,冗余鏈路保障。
綜合布線采用星型拓撲結構,支持語音、數據、圖像等多媒體信號傳輸。水平子系統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傳輸頻率≥250MHz,垂直干線采用萬兆多模光纖( OM3),建筑群子系統采用室外單模光纖(OS2)。所有線纜均需滿足阻燃等級CMP標準,橋架與管路材質為鍍鋅鋼管或鋁合金。信息點配置密度按辦公區域每 10平方米2個數據點、1個語音點,公共區域每50 平方米1個數據點設計,所有信息點均支持POE供電。
安防監控系統覆蓋園區出入口、主干道、電梯轎廂、停車場等關鍵區域,共計配置高清網絡攝像機≥200臺。其中出入口及主干道采用4K超高清智能球機(支持智能分析功能),其余區域采用 200萬像素紅外槍機,夜間可視距離≥50米。存儲系統采用NVR集中存儲,存儲容量≥180 天,支持RAID5冗余保護。監控中心配置9塊55英寸液晶拼接屏,實現畫面輪巡與重點監控,系統支持與消防、報警系統聯動。
門禁系統采用TCP/IP聯網型架構,覆蓋建筑物出入口、重要辦公室及設備間,共計配置門禁控制器≥50 臺,讀卡器采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支持CPU卡擴展。道閘系統設置于園區主出入口2套、次出入口 1套,采用車牌識別+IC卡雙識別模式,支持無人值守與遠程開閘功能。系統具備防尾隨、防沖撞設計,道閘起落時間≤3秒,通行效率 ≥30輛/分鐘,所有記錄實時上傳管理中心。
廣播系統采用分區控制架構,覆蓋園區公共區域、辦公樓宇及室外廣場,配置IP網絡廣播終端≥80 個,室外音柱功率≥30W,室內音箱功率≥10W,信噪比≥85dB。會議系統包括多功能報告廳 1間(配置同聲傳譯、高清投影、數字發言系統)、中型會議室3間(配置視頻會議終端、高清攝像、音響系統)及小型會議室10間(配置基礎會議設備),所有會議設備支持集中控制與遠程管理。
項目實施分為五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1-2周)完成現場勘查與深化設計;第二階段(3-4周)進行材料采購與設備選型確認;第三階段( 5-12周)開展管線敷設與橋架安裝;第四階段(13-18周)進行設備安裝與系統調試;第五階段(19-20周)組織系統聯調與竣工驗收。各階段設置質量控制點,需經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階段。
項目總預算控制在園區總建設投資的3%-5%,其中各子系統占比為:機房工程25%、網絡工程 20%、綜合布線15%、安防監控20%、門禁道閘 10%、廣播會議系統10%。設備采購優先選擇國產一線品牌,預留10%不可預見費用。施工周期按 20周計算,人工成本占總預算的25%-30%,系統建成后提供3年免費質保期,終身技術支持服務。
軒轅宏邁規劃方案通過科學合理的系統設計,構建覆蓋園區全范圍的弱電基礎設施體系,六大子系統協同運行,滿足園區智能化管理需求。方案實施后將顯著提升園區安全防護能力、運營管理效率及信息化水平,為后續智慧園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建議在實施過程中加強各專業協同,嚴格執行設計規范,確保系統建設質量。
【本文標簽】 弱電工程資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