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網絡安全和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工作議程的重中之重。以下五種有效的策略可以保護保護云網絡安全環境中的任何業務運作:
1,關注端到端安全監控。
防病毒程序和某種類型的內部安全程序不再足以保護公司遠離網絡攻擊和安全泄露。沒有合適的技術堆棧和熟練的團隊,就不可能獲得正確的可見性;沒有可見性,就沒有效率。
如今,企業需要三個要素來確保端到端安全監控:良好的網絡威脅信息、高效的安全監控系統和檢測和遏制活動的技術堆棧。這還包括基于實際威脅情報的威脅建模,以評估特定指標或活動是否可疑。
2,采用基于風險的漏洞管理方法。
人們通常過于關注零日漏洞和簡單的漏洞掃描過程,尤其是在感受到威脅和實際威脅時。零日漏洞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它們并不是大多數組織最大的問題。
公司可以通過采用基于風險的漏洞管理方法來識別真正的威脅。該方法根據使用威脅和攻擊公司的難度來評估威脅,并確定其優先級。它使公司能夠消除或實施控制措施,以消除可能被當前IT環境特有的近期威脅所利用的漏洞。
一個好的方法是在實際的漏洞中直觀地顯示威脅,反映了威脅在特定的公司環境中的應用程序狀態。幾乎每個漏洞都有限制適用性級別、因而限制風險評分或影響的先決條件。
3,加強特權身份和訪問管理概念。
公司數據訪問權的分配和管理對防止數據泄漏和泄密至關重要。公司需要一個特殊的特權身份和訪問管理概念,包括責任、角色和授權身份分離、特殊的客戶環境特權訪問監控,以及與安全監控平臺的直接集成。
應針對特定的安全流程(比如加密流程)討論職責、角色和授權的分離。例如,如果所有加密密鑰都安全地托管在硬件安全模塊中,可以訪問或訪問特定密鑰管理系統云服務的特權用戶不應擁有管理系統的特權訪問權。
4,注重云安全態勢管理。
公共云最重要的安全要求之一是避免環境中的錯誤配置,必要時迅速修復。錯誤的配置會無意中暴露云環境,容易受到攻擊。越早檢測到錯誤配置越好。這不只是事關擁有合適工具的問題。光憑工具無法解決問題,人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對團隊進行 云安全情況管理培訓,公司可以在管道開發和測試、整個部署和集中掃描過程中盡快發現錯誤配置。它還使公司少依賴默認控制措施。無論云平臺是什么類型,都可以擴大安全覆蓋范圍,監控與環境密切相關的特定用例。
5,自動化事件響應。
需要及早發現并迅速解決事件。此外,根本原因分析需要與安全監控架構完全整合起來。自動化可以加快事件分析和響應。戰略手冊(playbook)和操作手冊(runbook)消除了重復,并提供了快速的修復解決方案。自動化事件響應要與關注端到端安全監控(第一個策略)相結合。
沒有可見性,就沒有效率;沒有效率,就沒有真正的事件響應。在界定監控范圍時,公司應確保數據的可用性,用于關聯和攻擊至少一年的慢攻。建議使用混合或半自動事件響應方法,使用戰略手冊和操作手冊快速響應,并將最終響應決策交給團隊安全分析師手中。
遵循這五種策略,企業可以在任何云環境中建立堅實的網絡安全和風險管理基礎。但請記住,網絡安全和風險管理并非一成不變。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上,由廣州軒轅宏邁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如需了解更多網絡安全工程方案的,可在線客服或者來電咨詢,廣州軒轅宏邁為您提供一站式弱電工程/安防監控/綜合布線/網絡工程解決方案,期待您的咨詢與合作!!